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媒体再炒中日撞船事件呼吁公开录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7日13:24  环球时报

  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 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保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冲撞中国渔船、非法抓扣中国渔民,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并导致中日关系严重恶化。时隔一年之后,日本媒体再次对此进行炒作,右翼媒体更是渲染“中国威胁”,呼吁政府公开所谓的“撞船录像”。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陆国忠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改善中日关系关键在于日方,但日本国内政治气候不佳,严重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右翼媒体再次呼吁日政府公开“录像”

  尽管此前的菅直人内阁以可能影响中日关系大局为由,曾多次拒绝公开日方拍摄到的所谓“撞船录像”,日本《产经新闻》9月7日文章依旧“老调重弹”,并称尽管撞船事件已过去1年,但“事件的大幕不能就这样落下”。

  《产经新闻》文章称,中国渔船“侵入”钓鱼岛海域与日海保巡逻船相撞,菅直人政府“迫于压力”放还中方船长。这是日本“外交迷失”及“弱腰外交”导致的结果。野田内阁应吸取菅直人内阁的教训,坚决予以应对。

  文章再次呼吁日政府“全面、正式”公开所谓的“撞船录像”,以此要求中方予以“配合”,对中国船长进行“强制起诉”。

  《产经新闻》还引述日本和平安保研究所理事长西原正的观点渲染“中国威胁”,称来自中国的“威胁”并未改变,留给野田内阁的“领海守备”问题还堆积如山。文章称,中国航母已经起航,太平洋地区进入了“中美航母对峙时代”。

  文章还宣称,虽然野田佳彦希望与中国构建战略互惠关系,但面对军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日政府“不得不防”。中国正在构建“航母打击群”,未来不仅中国政府公务船可“轻易接近”钓鱼岛周边海域,航母也“极有可能”出现在钓鱼岛海域。

  “后遗症”影响较大 中日关系修复尚需时日

  在9月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我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称撞船事件是2010年的一起“不幸事件”,并重申中国政府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的立场和原则,希望日方理性对待。但日本媒体仍在极力为日方开脱、推卸责任,并称撞船事件给两国国民之间感情带来“隔阂”,“后遗症”之大让两国关系修复需要时日。

  日本NHK电视台9月7日评论认为,日本新首相野田上台后希望在年内访华,进一步修复两国关系,深化战略互惠关系。但中日两国在领土问题上分歧较大,有关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问题上至今未有定论。中日撞船事件的发生给两国国民之间感情带来“隔阂”,因此修复两国受损的关系尚需时日。

  日本共同社也撰文称,在钓鱼岛撞船事件满一年之际,野田佳彦政府正考虑全力改善中日关系,认为“培养两国之间的信赖感有助于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最近中国渔政船“侵犯日本领海”,中日关系围绕钓鱼岛问题依然紧张,撞船事件“后遗症”影响较大,目前还未看到改善关系的良策。

  专家:日国内政治气候不佳有碍中日关系发展

  针对日本媒体在撞船事件一周年的不断炒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陆国忠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指出,日本国内政治及社会气候不佳,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纵观近几任日本首相的表现可以看出,“反华”成为了日本国内的潮流。以小泉为首的自民党内阁对华强硬,得到了日本民众和政界的支持,是否“亲美反华”是决定日本首相支持率的关键所在。

  陆国忠说,野田佳彦被称为日本“鹰派”政客代表,他当选首相后,既要照顾到“亲美反华”势力的感情,也要顾及“亲华派”的利益。因此,野田势必会对华摆出一定强硬姿态。但日本发展经济离不开中国,野田组阁后不久,日经团联会长一行就来到中国访问,这说明日方认识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日本“仍紧抱美国大腿不放”。中日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因此日本也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陆国忠表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一段时期,宣传中日友好成为日本国内社会气氛的主流,近年来却是反华情绪高涨。中日关系的改善关键在于日方,需要日本摆正态度,采取积极的努力加强对话与交流。但就目前形势来看,中日关系的全面修复极为困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中日 撞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